修复生态:污浊水洼变身国家湿地公园
发布时间:
2021-06-16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蓝天白云、翠绿草甸、翩跹飞鸟,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的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如同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发源于塞罕坝的小滦河是滦河最大支流,畜牧业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常年放牧,导致周边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小滦河河水一度污浊不清,水域不断缩小成一个小水洼。”围场林草原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崔淑军说。 2013年,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自2017年开始,天津市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蓝天白云、翠绿草甸、翩跹飞鸟,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的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如同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发源于塞罕坝的小滦河是滦河最大支流,畜牧业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常年放牧,导致周边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小滦河河水一度污浊不清,水域不断缩小成一个小水洼。”围场林草原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崔淑军说。
2013年,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自2017年开始,天津市和围场共同谋划实施了小滦河水源地保护项目,累计投入对口帮扶资金1083万元。经过几年努力,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达3700多亩,湿地率70%,区域蓄水保水净水功能显著增强。在有效弥补地下水资源,保障周边及下游上万亩耕地用水的同时,每年可向天津输送优质饮用水2亿多吨,通过湿地公园净化,小滦河下游的水质已达到二类标准。
从污浊的小水洼到千亩湿地公园,如今,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有高等植物390种,引来黑鹳、大鸨、白枕鹤、鸳鸯等大量珍稀动物在此栖息。